重返戰場行:常德

  • 地理形勢:

    常德位於洞庭湖之西,沅水之北,古來即江南傳統糧倉,乃湖南西北重鎮,歷史名城,為湘省西北交通樞紐與物資集散中心,向有「川黔咽喉,雲貴門戶」之稱。

圖1. 常德及其地理形勢示意圖
圖1. 常德及其地理形勢示意圖

  • 作戰概況:民國32年(1943年)11月1日至民國33年(1944年)1月5日。

    1943年初,國軍開始協同美、英反攻緬北。日軍為拘束國軍轉用兵力,掠奪常德糧倉,於是年11月1日向常德發動攻勢,是謂「常德會戰」。國軍第6戰區利用當地湖川遍佈的複雜地形,實施逐次抵抗,並由余程萬指揮之第57師固守常德,相機反擊。12月3日,日軍於激戰10日後,攻占常德;12月9日,第9戰區援軍到達,收復常德,第6戰區適時轉移攻勢,日軍被迫退卻,至次年1月5日,兩軍又回復到戰前態勢。

圖2. 1943年10月下旬中日兩軍在常德附近之兵力與態勢示意
圖2. 1943年10月下旬中日兩軍在常德附近之兵力與態勢示意
圖3. 「常德會戰」經過狀況示意
圖3. 「常德會戰」經過狀況示意
  • 郝柏村重返戰場手記:

    在「常德保衛戰」中,國軍以1個師僅8千餘人的兵力,阻擋日軍4萬餘人的進攻,不但成功為第6戰區爭取到反擊的時間,也嚴重挫傷了日軍進攻的銳氣,使其席捲湘西的企圖,化為泡影。雖然日軍在整個會戰的總戰損人數,較國軍為少;但單就常德一城,日軍就傷亡了1萬5千人左右,是國軍守城兵力數目的兩倍,可謂慘重。


圖4. 2014年4月14日,郝先生與常德「乾明寺」來空法師話「常德會戰」(來空法師俗名吳淞,曾為國軍少校軍官,參加過「常德會戰」)
圖4. 2014年4月14日,郝先生與常德「乾明寺」來空法師話「常德會戰」(來空法師俗名吳淞,曾為國軍少校軍官,參加過「常德會戰」)
圖5. 來空法師抗戰當時的戎裝照
圖5. 來空法師抗戰當時的戎裝照
圖6. 「常德會戰」陣亡將士公墓紀念牌坊
圖6. 「常德會戰」陣亡將士公墓紀念牌坊
圖7. 常德市郊抗戰時期的水泥碉堡
圖7. 常德市郊抗戰時期的水泥碉堡
圖8. 陸軍第74軍常德會戰陣亡將士紀念塔
圖8. 陸軍第74軍常德會戰陣亡將士紀念塔

    當地鍾雲鵬先生等人,所共同領導的一批民間抗戰史研究者,為了感念「虎賁部隊」(即57師)余程萬師長率領所部,浴血保衛常德所發起。他們認真考據研究,巨細靡遺地蒐集了國軍57師在「常德保衛戰」中的相關文物、史料與照片,展示在館中;我應邀題字:「蔣委員長領導八年抗日戰爭的歷史真相,是我中華民族史無前例的珍貴精神資產」。對此,我衷心希望,常德當局能將館內的展覽,從現有的「常德保衛戰」,擴大到整個「常德會戰」,那樣就更符合抗戰歷史真相,也將更具有意義。

圖9. 率領「虎賁部隊」(即57師)死守常德的余程萬師長
圖9. 率領「虎賁部隊」(即57師)死守常德的余程萬師長
© 2021 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紀念協會 版權所有
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