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戰場行:原平
- 地理形勢
原平位於山西中北部,五臺山和雲中山之間的忻代盆地內,滹沱河縱貫南北,自古以來就是山西北部的一個重要縣份,也是太原通向塞外的交通樞紐。

圖1. 原平及其週邊地理形勢示意圖
- 作戰概況:民國26年(1937年)10月1日至10日
1937年9月30日,第2戰區各部隊奉命撤出「內長城之第一道防線」後,隨即向滹沱河第二道陣線轉進,集中兵力於忻口一線,準備迎戰來犯日軍。當時,國軍第196旅少將旅長姜玉貞奉命率部死守崞縣原平鎮七天。從10月1日到10日,196旅在日軍優勢武力進犯下,抱定與原平共存亡決心,艱苦抗敵。至7日,全旅僅餘數百人,仍與敵巷戰。迄10日夜,姜旅長率餘部突圍時不幸殉國;次日,日軍佔領原平。
- 郝柏村重返戰場手記
2014年7月10日,我們抵達原平市的「碑林苑」,觀看日軍遺留的「中國無名戰士慰靈塔碑」,是當年日軍為原平鎮戰鬥陣亡的中國軍人所立慰靈之碑。碑文為日文,我將它直譯成中文:
為了永遠悼念在原平戰鬥中戰死的四千三百餘名中國無名戰士的靈魂建設慰靈塔 民國二十八年中元節 柳下部隊長大田熊太郎
這4千3百餘名「中國無名戰士」,是指國軍第66軍196旅旅長姜玉貞將軍,及其所率領的4千5百餘名官兵。

圖2. 2014年7月10日,郝先生於原平市「碑林苑」,查看日軍遺留的 「中國無名戰士慰靈塔碑」


圖3. 原平市「中國無名戰士慰靈塔碑」之正、背面

圖4. 率領國軍第196旅死守原平鎮,不幸殉國的少將旅長姜玉貞
來到原平,看了日本人為國軍陣亡將士立的慰魂碑,我的感觸很深。國軍在這裡死守10天,犧牲了4千3百多人;在忻口打了21天,傷亡了13萬多人。照理說,前兩者應該修建比平型關規模更大的紀念館才對;而不能因為是國民政府軍隊打的,就不紀念。依我的建議,就在日本人原先豎碑的地方,修建一個「原平前進戰鬥紀念館」,也不一定要有平型關那麼大,但一定要把日本人的碑擺在那裡;這是敵人說的,不是我們吹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