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戰場行:南昌

  • 地理形勢

  南昌古稱洪都、豫章,居贛北平原腹地,扼贛江、鄱陽湖要衝,為歷史名城,江南水都,江西省會。南昌居浙贛、湘贛、南潯鐵路交會點,又是國軍第3、9戰區「連絡線」上的樞紐,距離長江最近,直接威脅武漢日軍翼側,是後者亟欲奪取之戰略目標。

圖1. 南昌及其週邊地理形勢示意圖
圖1. 南昌及其週邊地理形勢示意圖
  • 作戰概況:民國廿八年(1939年)三月十七日至五月十日

1939年3月17日,日軍以兩個師團之兵力,於鄱陽湖西岸兵分兩路,準備會攻南昌。一開始,日軍第106師團受挫於國軍,惟仍渡過修水,攻下安義、奉新;第101師團因遭國軍第19集團軍堅強抵抗,乃使用大量毒氣,於突破國軍防線後,攻占南昌。國軍第19集團軍,遂奉命向進賢方面撤退。

圖2. 攻入南昌之日軍
圖2. 攻入南昌之日軍

  4月21與23日,國軍第9、第3戰區先後發起反擊;其中,第29軍在日軍猛烈砲兵及空中火力下推進,於26日攻克市汊街,逼近南昌。5月6日,第29軍遭優勢日軍包圍於市汊街;次日,軍長陳安寶將軍陣亡。5月9日, 29軍向南突圍而出;10日,會戰結束,日軍亦無力追擊,兩軍之後依現勢形成對峙。

圖3. 1939年3月17日至5月10日,「南昌會戰」經過狀況示意
圖3. 1939年3月17日至5月10日,「南昌會戰」經過狀況示意
  • 郝柏村重返戰場手記

  「南昌會戰」是「武漢會戰」結束,進入抗戰第二時期後,所發生的第一場會戰。本來「武漢會戰」時,日軍第11軍就準備一舉拿下南昌,卻因兵敗萬家嶺而作罷,這一次應算是「捲土重來」。

  除了「南昌會戰」外,八年抗戰中,發生在南昌的另一次會戰,是1942年5月的「浙贛會戰」。是役,日軍第11軍由南昌出發,沿浙贛鐵路東進,與由浙江金華西進之第13軍,分進合擊,目的在破壞鐵路沿線的中、美空軍機場。

圖4. 2018年4月16日,郝先生在大巴上講述「浙贛會戰」日軍第11軍沿浙贛鐵路向東進攻之狀況
圖4. 2018年4月16日,郝先生在大巴上講述「浙贛會戰」日軍第11軍沿浙贛鐵路向東進攻之狀況

  這一次我來南昌,除了查看「南昌會戰」與「浙贛會戰」的戰場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到第29軍陳安寶將軍殉國處拜祭。陳軍長殉國處周邊現在已蓋起了大樓,他的女兒、87歲的陳靖殊與外孫王治平,也由浙江老家來到現場,我把宣紙所寫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軍長陳安寶將軍抗日殉國處」毛筆大字,交給了陳女士。

圖5. 2018年4月16日,郝先生一行於國軍第29軍軍長陳安寶將軍殉國處吊祭
圖5. 2018年4月16日,郝先生一行於國軍第29軍軍長陳安寶將軍殉國處吊祭
圖6. 郝先生於吊祭結束後,與陳安寶軍長遺族合影(左起:陳靖殊、郝先生、王治平)
圖6. 郝先生於吊祭結束後,與陳安寶軍長遺族合影(左起:陳靖殊、郝先生、王治平)
圖7. 郝先生將親題之墨寶交其女陳靖殊女士
圖7. 郝先生將親題之墨寶交其女陳靖殊女士

  我也對在旁陪同的南昌縣(隸屬南昌市)縣長說:我希望能在這裡,建立一座陳將軍的紀念碑與銅像,乃至一個紀念公園;所立的碑,一定要同旁邊的大樓一樣高,這樣才能看得到。縣長告訴我,他們早有此計畫,現正在縣人大、政協提案中。我作為一個彼岸的民間人士,只能建議,其他不能說什麼,至於我提的字用不用?我並不勉強,只是「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軍長」稱呼不能改;因為那個時候所有的中國軍隊,包括紅軍改編的第18集團軍、新4軍,都是「國民革命軍」,這就是歷史真相。

圖8. 2018年4月16日,郝先生在陳安寶將軍殉國處發表感想
圖8. 2018年4月16日,郝先生在陳安寶將軍殉國處發表感想

  我們也來到南昌縣黃馬鄉的上洛村,這裡曾是「南昌會戰」國軍反擊階段,預備第10師副師長方先覺將軍,率領第38團與日軍作戰的地方;村內有一「萬家祠堂」,高高的石砌牆壁上,佈滿了彈孔,因此有「彈痕牆」之稱。像這樣珍貴的抗戰遺址,已不多見,我希望南昌縣要立個小碑,讓大家知道這裡曾發生的抵禦外侮故事。

圖9. 2018年4月16日,郝先生在萬家祠堂講述國軍反攻南昌之作戰狀況,右一為陳安寶軍長之女
圖9. 2018年4月16日,郝先生在萬家祠堂講述國軍反攻南昌之作戰狀況,右一為陳安寶軍長之女
圖10. 南昌會戰國軍反擊階段,雙方激烈交火,於黃馬鄉上洛村「萬家祠堂」牆上留下的彈痕,仍清晰可見
圖10. 南昌會戰國軍反擊階段,雙方激烈交火,於黃馬鄉上洛村「萬家祠堂」牆上留下的彈痕,仍清晰可見
圖11.黃馬鄉上洛村於「萬家祠堂」旁佈置,有關「南昌會戰」的看板
圖11.黃馬鄉上洛村於「萬家祠堂」旁佈置,有關「南昌會戰」的看板
© 2021 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紀念協會 版權所有
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